行政机关作出的风险警示是否可诉?行政机关发布的风险警示(如食品安全预警、金融风险提示、消费提醒等)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关键在于判断其是否对特定相对人产生了实际影响和法律效果。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单纯的风险警示通常属于行政指导或...行政诉讼# 司法审查# 市场监管# 行政指导1周前0760
劳动合同限制离职就业 | 竞业禁止条款的司法审查边界本文系统解析劳动合同中限制离职后再就业条款的法律效力,结合《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揭示竞业禁止协议的审查标准。通过北京、上海等地法院判决对比,论证补偿金标准、期限设定、地域...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 劳动法实务# 司法审查2个月前03980
可转债赎回通知程序不当的法律效力争议与司法审查路径 | 基于实务案例的合规性分析本文围绕“可转债赎回通知程序不当是否影响效力”展开专业分析,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证券法第86条等核心法律依据,系统梳理程序瑕疵对赎回行为效力的认定标准。通过对比中美司法实践差异,提出程序合规性审...投融资法律# 可转债# 司法审查# 法律效力2个月前01300
股东会决议程序瑕疵的法律救济 | 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的实务要点解析本文围绕股东会决议程序瑕疵的司法救济问题,系统解析《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的适用要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及典型司法判例,从程序瑕疵认定标准、撤销权行使期限、司法审查边界三个维度展开论证,并对电子化表...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公司法实务# 司法审查2个月前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