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留购价格争议如何处理? | 法律解析与实务建议

投融资法律3天前发布
73 00

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留购价格的确定常常成为租赁双方争议的焦点。本文从法律依据、实务案例、争议处理路径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深入探讨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方法,为租赁双方提供专业建议,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内容权威性和实用性。

一、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留购价格的法律依据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特殊的租赁形式,兼具融资与租赁的双重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承租人可以选择留购租赁物,但留购价格的确定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

《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留购价格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留购价格或约定不明确,则应根据租赁物的市场价值、折旧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原则,强调公平合理原则。

二、留购价格争议的常见类型

在实务中,留购价格争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 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中未明确留购价格的计算方式或标准,导致双方对价格的理解存在分歧。
  • 市场价值评估差异:租赁物的市场价值因评估机构、评估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异,进而引发争议。
  • 折旧计算争议:租赁物的折旧年限、折旧率等计算方式未达成一致,影响留购价格的确定。
  • 合同条款解释分歧:双方对合同中关于留购价格的条款理解不同,导致争议。

三、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路径

针对留购价格争议,租赁双方可通过以下路径解决:

1. 协商解决

协商是解决争议的首选方式。双方可根据租赁物的实际状况、市场价值、折旧情况等因素,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协商过程中,可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专业意见,作为参考依据。

2. 调解解决

若协商未果,双方可申请调解。调解机构可以是行业协会、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根据合同条款、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提出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3. 仲裁或诉讼

若调解仍无法解决争议,双方可选择仲裁或诉讼。仲裁具有高效、保密的特点,适用于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的情形。诉讼则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争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四、实务案例分析

以下为一起典型的留购价格争议案例:

案例背景:某融资租赁公司与某企业签订了一份融资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为5年。合同到期后,企业选择留购租赁物,但双方对留购价格产生争议。合同中约定留购价格为租赁物市场价值的70%,但未明确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

争议焦点:融资租赁公司委托的评估机构认为租赁物的市场价值为100万元,而企业委托的评估机构认为市场价值为80万元,双方对留购价格的计算存在较大分歧。

处理结果:双方协商未果后,申请仲裁。仲裁机构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考虑租赁物的实际状况、市场行情及评估机构的专业意见,最终裁定留购价格为85万元。

案例启示:合同中应明确留购价格的计算方式及评估标准,避免因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同时,双方应尽量选择权威、公正的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五、未来趋势与建议

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未来,以下趋势值得关注:

  • 标准化合同条款:行业协会及监管部门可能会推动融资租赁合同条款的标准化,明确留购价格的计算方式及评估标准,减少争议发生。
  • 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规范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质、评估方法及收费标准将进一步规范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 在线争议解决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争议解决平台可能会成为解决留购价格争议的新途径,提高争议处理效率。

针对租赁双方,提出以下建议:

  • 明确合同条款: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应明确留购价格的计算方式及评估标准,避免因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
  • 选择权威评估机构:在确定留购价格时,应选择权威、公正的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 积极协商解决:发生争议时,双方应积极协商,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降低争议处理成本。

六、结语

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需要综合运用法律依据、实务经验及行业规范。通过明确合同条款、选择权威评估机构及积极协商解决,租赁双方可以有效降低争议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留购价格争议的处理机制将更加高效、公正。

引用法律条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第七百三十六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